下课了,游戏时光——校园课间游戏新风尚

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,校园生活也在悄然发生变化。课间休息,不再是简单的休息时间,而是变成了学生们释放活力、锻炼身体、增进友谊的宝贵时光。本文将带您走进校园,感受下课后的游戏时光。
地面游乐园,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

在大同市平城区47校,学生们在课间享受着一场别开生面的“地面游乐园”活动。这里不仅有健体、益智、趣味的传统地面游戏,还融入了现代元素,让游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。
学生们在操场上有序排队,投入到彩色数字的“跳跳跳”游戏中;穿梭于“地面迷宫”,比拼速度与智慧;还有“萝卜蹲”等充满趣味的游戏。这些游戏不仅满足了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,还推动了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。
大同日报融媒报道,该校大队辅导员张紫薇表示,丰富多样、触“脚”可得的地面游戏,不仅满足了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,还推动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,更有助于培养孩子们自信、合作和应对挑战的能力。
课间“一刻钟”,让中小学生“动起来”

在沈阳市第七中学,学生们在课间享受着“一刻钟”的运动时光。他们跳大绳、丢沙包、踢毽子,校园顿时沸腾起来。2024级31班龚子夏同学表示,延长5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,让他们玩得更尽兴。
沈阳市第七中学党委书记潘德坤表示,为确保课间15分钟完全由学生自主支配,学校努力做到“三不”原则:学校不延时、教师不压堂、学生不增负。同时,学校采取“三化”原则,确保课堂时间调整后,仍然保持高质量教学效果。
福建永定:15分钟的“小美好”,让学生课间“玩起来”

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龙凤小学,学生们在课间享受着15分钟的“小美好”。他们踢球、转呼啦圈、跳绳、踢毽子、跳格子、丢沙包,欢声笑语回荡在校园里。
永定区龙凤小学逐步对课间活动的区域和内容作出精心规划和设计,引导师生在课间走出教室,走到阳光下,让学生们在课间“动起来”“玩起来”。
北京八中:课间“一刻钟”,让学生更从容地享受快乐
在北京八中,学生们在课间休息时间,可以选择打篮球、打羽毛球、研究自编操动作,或与老师、同学聊起趣事。学校充分利用空间,为同学们设置了室内外乒乓球台、羽毛球场地、共享器材架、体育游戏角等。
北京市第八中学副校长耿晓东表示,课间休息延长了,把课间真正还给了学生。老师们会悄悄地观察,但不去统一组织,让孩子们自己创意地去玩,自由且安全地去游戏、去锻炼。
下课后的游戏时光,不仅让学生们释放了活力,锻炼了身体,还增进了友谊。校园课间游戏新风尚,让我们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。让我们共同期待,更多学校能够为学生们创造一个美好的游戏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