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戏行业未成年人保护成效显著,技术助力开启新阶段

超七成未成年人周游戏时长不足3小时,防沉迷工作收效明显

据最新数据显示,自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《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》以来,游戏行业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。超七成未成年人周游戏时长控制在3小时内,较2021年提升37.2个百分点。这一成果得益于游戏企业、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。
技术推动下的限制先行,身份认证和行为管理成关键

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,技术推动下的限制措施起到了关键作用。游戏企业通过身份认证、行为管理等技术手段,严格控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和消费等行为。例如,腾讯游戏自2017年起搭建了事前-腾讯成长守护”、事中-腾讯健康系统”和事后-腾讯未成年人守护营地”的未成年人游戏全流程的防沉迷体系,有效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。
家庭成为防沉迷新阶段的重要参与者,多方联动共筑防线

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,家庭的作用不容忽视。随着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》和《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》等政策的出台,家庭在未成年人课余活动、网络使用等方面的引导责任愈发明确。家庭、学校、企业等多方联动,共同为未成年人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。
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并行,持续严控打击代过行为

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,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管并行不悖。一方面,游戏企业加强自律,优化防沉迷系统,提高技术门槛,打击代过行为;另一方面,政府部门加大监管力度,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,确保未成年人保护政策落到实处。
未来展望:多元化文娱生活,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

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,除了防沉迷措施外,为未成年人在游戏之外提供多样、优质的文娱生活体验也至关重要。未来,游戏行业将致力于推动未成年人多元化文娱生活,助力他们健康成长。
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,需要政府、企业、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。在游戏行业,通过技术创新、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管,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共创未成年人保护新局面,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